六五文档>基础教育>试卷>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七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格式:docx页数:4页大小:730.5 K上传日期:2023-11-23 18:23浏览次数:443 侵权/举报

2022—202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1.C(“都达到了发展巅峰”错,原文是北宋文化“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而且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并没有说达到了巅峰。)(3分)2.C(“决定作用”错,北宋文化精神中的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但不能说起决定作用。)(3分)3.B(“不求功利”错,苏轼写诗,将淡雅的追求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而不是苏轼写诗“不求功利”。)(3分)4.B(“知行合一却不被理解的”错。据原文“当他一开始行动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可知,不被理解的只是行动,而非“知行合一”。)(3分)5.D(“只要我们能唤起大众的文化自觉,那些问题就不能阻止我们的愿望”错,原文“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起来就非常困难,但是这不会阻止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愿望……唤起国民的文化自信”,前后不是条件关系,且“只要……就……”的表达过于绝对。)(3分)6.①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提升我们的眼光、视野、高度、思想和精神定力,获取碎片化信息里面有价值、有营养的部分,而不被其埋没。②随着世界变化得越来越快,我们在跟世界文化和世界文明相比较时,能够拥有文化自信。③认识到我们自己的文明和文化,我们才能够对自己认识得更深刻。(6分)7.B(“只有‘一阵子寂静’,是因为木兰试图将石碑上的苔藓揭下来”错误。“寂静”的原因不是木兰想揭下苔藓,而是观看无字碑受到了触动。)(3分)8.①游历中,对生命、时间的触摸使她不安。在泰山上观看无字碑,引发木兰思考生死,思考过去现在未来。她似乎隐隐触摸到了历史、文化、生命的本源,但又感觉参不透这个巨大的谜,于是内心不安。②交谈里,对立夫的进一步感触、认识,与立夫的心心相印使她不安。关于无字碑的对话、远寺的钟声使真诚、才情女子木兰的精神世界与现实处境,特别是婚姻状况形成反差而产生的不安。(6分)9.①“这个没字的碑文,已经说出了无限的话”“那块巨大的石碑,是向人类文化历史坚强无比的挑战者”,人类文化历史的兴替和历经风云的无字石碑,是动和静的对立,是复杂和简单的对立,是瞬间和永恒的对立,这样的对立,能引发人们对人类历史的无限思考。②“大自然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是宇宙间的和平秩序”一句是作者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充满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③“心里却在想生,想死,想人的热情的生命,想毫无热情的岩石的生命……过去,现在,将来,融汇而为一体的完整的幻象,既有我又无我”,木兰在观看了无字碑之后,对生命的思考,并将个体的人的生命放到整个宇宙世界中进行探索,触摸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核心。(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10.BDG(3分)11.A(A项,第一个“让”,责备;第二个“让”,谦让。B项,第一个“遇”,知遇;第二个“遇”,相遇。C项,第一个“报”,回复,回信。第二个“报”,消息。D项,第一个“畜”,积蓄;第二个“畜”,畜养,饲养。)(3分)12.A(主要原因有两点,是齐国打败了燕国大将骑劫,燕惠王害怕赵国任用乐毅趁燕国疲惫时来攻打燕国;二是燕惠王这样说是为了打动乐毅,并非善于反省。)(3分)13.(10分)(1)将军误解了我,认为和我有了隔阂,就抛弃燕国归附了赵国。(关键词:过听、郄、捐。关键词各1分,语句顺畅2分,共5分。“过听”译为“错误听取”,“捐”译为“丢弃”或“离开”,也可给分。)(2)执政管事的大臣,凭着先王的旨义并按照法令,施恩于平民百姓,这些都可以成为后世的典范。(关键词:任事、所以、萌隶。关键词各1分,语句顺畅2分,共5分。“所以”译为“凭借”或“用来”也可给分。)14.B(“心情格外舒畅闲适”错)(3分)15.相同点:都抒发了对故国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不同点:第一首词,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通过回忆洛阳的春日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故乡的深切思念。第二首词,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拿少年时在江南的乐事,反衬今日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之可悲。“白头誓不归”为反语,表达的是强烈的思乡之情。(4分)16.(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6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示例:①走南闯北②妩媚多姿③挥汗如雨(言之有理即可,3分)18.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组建了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4分)19.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常山战鼓响起来了,不能没有“高照”的身影。(1分)从结构上来看,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常山战鼓过渡到下文对“高照”的描写。(1分)从表达上来看,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表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也极具魅力。(2分)20.B(文中画横线处的“你”是泛指作用,泛指一切的人。A.特指作用,特指“祖国”。B.泛指作用,泛指一切的人。与文段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C.特指作用,特指“大堰河”。D.特指作用,特指向其说话的人。)(3分)21.①原因是多方面的②如果保鲜膜不合格③细菌自然会更多(言之有理即可,6分)四、写作(60分)22.略

¥8/¥4VIP会员价

优惠:VIP会员免费下载,付费下载最高可省50%
注:已下载付费文档或VIP文档再次下载不会重复付费或扣除下载次数
购买VIP会员享超值特权
VIP专享免费下载,付费文档最高省50%
免费下载
付费折扣
身份标识
文档工具
限时7.4元/月购买VIP
全屏阅读
退出全屏
放大
缩小
扫码分享
扫一扫
手机阅读更方便
加入收藏
转PDF
付费下载 VIP免费下载

帮助
中心

联系
客服